建材之城讯: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,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,电镀产品能起到美观外形,防止金属氧化(如锈蚀),提高耐磨性、导电性、反光性的作用。电镀加工是重污染行业,诟病之声不绝于耳,但电镀是轻工、机械、仪表、纺织、电子、工艺、航空、航天、军事工业等系统不可或缺的加工配套环节,所以只要搞好清洁生产,它仍有很强的生命力。
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晚,而电镀与材料学、化学和电解学关系密切,电镀技术的运用历史至今只有150年左右。据《上海电镀发展史》记载:“1860年左右,上海开始镀铜工艺实践。中国人从1865年前后开始掌握电镀工艺。1880年前上海的电镀镀种有金、银、铜三种。”
苏州电镀业的肇始更晚,据苏州市方志馆提供的资料显示,苏州电镀业始于十九世纪末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在苏州阊门外南童梓门经营水烟筒铺子的南京人张启武,创办了苏州市第一家抛铜作,店号“公益”。清朝末年,苏州烟民多用水烟。抽水烟的水烟筒系铜制,时间一长,外表黯然失色。这位名叫张启武的聪明人,发现水烟筒外表经木车抛擦后,光洁度显著提高,于是积极施行,抛光后的水烟筒销量大增。当时苏州还没有“电镀“的概念,公益号发明抛铜,成了电镀工艺的前奏。
随着化学和电解学在生产上的应用,公益号抛铜作开始在荷花缸里镀铬、镀镍,生产流程大致为:抛光、除油、清洗、抛镍或抛铬、光亮、入库。“荷花缸电镀”使金属产品不但有了装饰美化作用,而且延长了氧化、变色的时间。公益号抛铜作的示范迅速被效仿,并且在阊门内下塘、西中市、东中市一带传开。到抗日战争期间,苏州的著名电镀业主已主要有公益、合兴、协兴、义成、益兴、公泰等6家。解放初,又增加了徐振兴等3户。
苏州电镀业的发展比较缓慢,到解放前后,苏州电镀业仍然设备简陋、工艺简单。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,苏州电镀业获得了第一次的振兴,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市区的电镀“三兄弟”――苏州电镀厂、苏州机械仪表电镀厂和苏州轻工电镀厂。
“大哥”苏州电镀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,它的生产资料归国家全民所有,当时称为国营企业,业务隶属于苏州市轻工局家用电器工业公司。苏州电镀厂的前身是1954年由7家个体户合并建立的苏州市电镀生产合作社,地点在潭子里11号,职工只有99人,属金阊区工业局领导。1956年成为合作社营苏州电镀厂,厂址在娄门外大街266号;1958年并入苏州市日用五金厂;1959年10月8日又划出为苏州电镀厂,厂址在高师巷;1960年2月并入公益电镀厂,同年又划出61人归日用五金厂,建立电镀车间,曾经名为苏州电镀二厂。
“老二”苏州机械仪表电镀厂,1966年7月以苏州标准件厂原有的电镀车间为基础组建而成,集体所有制性质,也就是生产资料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。当时国营企业与集体企业是有档次之分的,国营企业的职工可以向集体企业流动,而集体企业职工是不可以向国营企业流动的。苏州机械仪表电镀厂建立时,厂址在苏州北五泾浜18号,职工与苏州电镀厂相仿,93人,但上级主管倒是苏州市机械局这个大局。1969年,苏州机械仪表电镀厂迁址虎丘路26号。该厂生产镀种多样,有镀锌、镀锡、镀铜、镀铬、镀镍、镀银、镀金、镀硬铬等,堪称当时业内的佼佼者。
“老三”苏州轻工电镀厂建立于1981年10月1日,厂址在葑门外小觅渡桥堍,职工112人,经济性质也是集体所有制,但它隶属于苏州市第一轻工业局。
上世纪80年代,不但苏州的孔雀电视机、长城电扇、香雪海冰箱、春花吸尘器是紧俏货,被称为“苏州家电四大名旦”,而且苏州产的缝纫机、手表、自行车、指甲钳、门锁、剪刀等轻工产品也傲立本地市场、行销全国各地,有的还出口创汇。家用电器产品和轻工产品都离不开电镀,因此,苏州电镀“三兄弟”的电镀来料加工业务应接不暇,生产蒸蒸日上,可以说是红极一时。
苏州电镀业肇始后,在公私合营中起步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、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动荡,此后,经过苏南模式的考验,走进了市场经济,迎来了崭新时代的辉煌。据苏州市电镀协会理事长张梅生介绍,目前苏州电镀业的发展水平,已居全国领先地位,不但产量高、质量好,而且镀种全、工艺精,进入了中国电镀界的第一方阵。
建材之城是专注于装修,家居,建材,家装等圈子的行业信息和如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等问题,敬请登陆建材之城http://m.jc68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