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材之城讯:日前,普华永道发布了《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》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。相关数据显示,2015年,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研发预算总和达到1093亿美元,同比增长4.5%。中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研发首选地,包括本土研发支出及境外研发输入在内的总研发金额,从2007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110亿美元,占全球汽车行业研发支出总额的11%。2015年有14家自主车企进入全球创新1000强,研发支出总计达43.5亿美元,同比增长25%。
对技术的掌控,决定着企业产品品质提升的高度。技术创新已然成为自主车企优化品牌形象的最佳切入口。在寻求品牌向上突破的道路上,越来越多自主车企意识到,未来发展之路要依靠技术突围获取更强的品牌溢价能力。
可喜的是,近年来,以上汽、广汽、长安、江淮等企业为代表的自主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,并取得显著进步。当然,与跨国公司相比,自主车企在研发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研发投入飙升 14家上市车企43.5亿美元
车企间的技术竞赛从未停歇,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增长,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在研发领域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汽集团的研发支出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汽车企业前20强,位列第19位,这也是第一家进入全球创新前20强的自主车企。上汽集团2015年年报显示,去年研发投入83.71亿元,同比增长22.53%。
重视研发投入的自主车企,并非只有上汽集团。年报显示,江淮汽车2015年研发投入18.57亿元,同比增长15.5%;广汽集团2015年研发投入19.19亿元,同比增长20.46%;长安汽车2015年研发投入25.63亿元,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7.39%。
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合伙人金军表示:“基于行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,中国汽车企业逐步建立起自主研发的体系,以求摆脱以模仿和引进技术为主的产品开发模式,上市车企的研发支出上升是有力的佐证。”
成效初显 自主品牌借研发突围
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,研发能力是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。可以说,自主车企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重点,就在于实现自主品牌的向上突围。“目的是掌握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,保证公司新产品的不断推出,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;同时响应国家号召,研发汽车节能、环保、安全的关键技术,打造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”江淮汽车2015年年报如此解释,这也同样是很多其他自主车企的考虑。
事实上,自主品牌确实在研发上获得了不小的进步,并且种种迹象表明还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。
上汽集团2015年年报显示:“公司已初步构建起自主品牌全球研发体系框架;新能源汽车研发自主掌控核心技术;在研发端,重点瞄准新能源、互联网、智能化等关键技术,为创新发展创造技术优势。”
而广汽集团则开创了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体系的“广汽模式”。全年共新增有效专利申请 634 项,新获得专利授权 361 项。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,在2015年全国各行业11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获得优秀评价,排名并列第10位,上升了5位。
长安汽车2015年年报公布,“十二五”期间,长安汽车累计研发投入378亿元,拥有涵盖振动噪声、碰撞安全、制动性能、底盘试验、驱动系统等16 个领域、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,投资20亿元建成中国西部最大、国际一流的长安垫江试验场。
此外,吉利汽车总裁兼CEO安聪慧透露,为了维持快速增长,吉利下一步要加强研发,今年吉利将在研发上投入80多亿元。
对此,汽车评论员张志勇告诉记者,国内自主车企选择不再以销量为终极目标,转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一方面证明自主品牌车企正在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出战略上的改变。
对标跨国车企 差距在缩小 仍需持续强化
不可否认,从总体上看,自主品牌在技术上与跨国车企相比依然较弱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直言:“与国外相比,我国整车企业过多,自主研发投入金额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,产业未能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。未来一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,无法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的企业生存会越来越难。”
去年我国研发投入最多的车企是上汽集团,金额为83.71亿元,远远超过其他自主品牌,但在全球车企研发投入排行中也仅位列第20名。大众汽车集团以1008.27亿元领跑,丰田、戴姆勒、通用汽车、福特等分别以606.28亿元、500.84亿元、487.66亿元、454.71亿元排在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前五强,研发金额差距明显。
但也应该看到,自主车企在研发投入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正在缩小。从2007~2015年,中国汽车研发占全球研发份额,从4%增长到11%。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也在缩小。广汽集团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.52%,甚至略高于大众汽车的6.39%。
基础研发不能放松
如果将车企的竞争看作是一场跑步比赛,车载互联、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的比拼,可被看做是一场开赛不久的比赛,自主车企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与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合作,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过外资车企的前进步伐;而发动机、变速器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材料、制造、标定与匹配,则是一场早已开赛的马拉松,在这方面,自主品牌作为后来者,基础技术实力远落后于发展历程较长的外资品牌。
有观点认为,新兴技术是自主车企实现“弯道超车”的有利机会,应不遗余力地在该领域建立优势,先发制人。笔者认为,自主车企积极跟进新技术固然是好事,但不能因基础技术存在较大差距而“放弃治疗”,相反,自主车企更应重视对基础研发力度的投入。
一方面,虽然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,但行业普遍认为,以燃油为基础的传统汽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汽车市场的主角;另一方面,随着人们对用车观念的转变,消费者购车时的对比也日趋多元化,车联网系统、音响品牌、内饰精细度等都可能被列入其中。但作为汽车产品的基础,人们对车辆平顺性、动力性、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始终被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。基于以上两点,基础技术对自主车企仍至关重要。
毕竟,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,再华丽也是危房。
建材之城是专注于装修,家居,建材,家装等圈子的行业信息和如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等问题,敬请登陆建材之城http://m.jc68.cn/